女,56岁,头晕半个月。
病案讨论
MR表现:左侧眼眶内球后部视神经旁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约为12x8mm,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左侧视神经向上方移位。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属于眼球后肌锥内常见的血管来源错构性良性肿瘤。
根据发病部位可将球后肿瘤分为肌锥内、肌锥外、肌锥三类,海绵状血管瘤为肌锥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且为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病理学上肿瘤由大量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构成,这些血管内衬血管内皮,管腔异常扩大,血管壁不成熟、缺乏平滑肌细胞,易反复出血。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血管内皮标记阳性。肿瘤外观为紫红色,切面呈多发蜂房状或海绵状结构。临床上以中年患者最常见,女性明显较多(约为男性的5倍)。病程较长,进展缓慢,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单侧眼球突出与视物障碍、眼球活动受限。
MRI及CT表现
1. MRI特点①大部分位于眼球后肌锥内,少数位于肌锥外,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少数有分叶,边缘清楚,眼外肌与视神经受压,眼眶骨质一般无异常。②平扫,典型信号特点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近似玻璃体,与瘤体内为流动缓慢的血液有关,但无血管流空信号。有时可见纤维或平滑肌形成的低信号间隔。出血时随期龄变化呈不同信号。钙化及纤维化为各序列低信号。③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似肝血管瘤,呈渐进性强化,早期为周边斑点状或结节状增强,延迟扫描强化范围逐渐扩大、最终瘤体大部或全部强化。有时延迟时间需达30min以上才能发现此征象。
2. CT特点 ①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有时内见钙化或圆形环状静脉石。②增强扫描类似MRI,呈渐进性强化。
总之,海绵状血管瘤是球后最常见的肿瘤之一,MRI为其首选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MRI对于病变部位、形态及强化特点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检查,增强扫描可见典型的渐进性延迟强化特点,检查技术需注意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及多方位成像。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司东雷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宇军教授
内蒙五原县人民医院 刘娜
品牌内容供应商入驻,共建优质课程库,图文、音视频、直播,面授,满足各类课程需求, 完美呈现优质课程内容。
想学什么课程,让我们来帮你量身定制的实现!帮内容寻找精准流量,帮流量匹配优质内容。
行业领袖亲授,业内大咖在线授课答疑,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与难得的提高机会。
排课、预约、支付、订单、发票,全流程线上管理,快速提升运营效率;数据化精准营销,满足各渠道业务管理需求。
线上跨越时空与线下对面交流优势完美结合,拓宽线上线下渠道,轻松解决招生难题,O2O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客户体验环节,为您带来无限可能。
零门槛搭建在线网校,灵活部署,分分钟即可上线运营。配套H5、桌面端多平台自由选择,助您快速打造专属私有品牌的融合在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