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头皮血肿”不一般~帽状腱膜下血肿
分享病例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司东雷

  • 现价:
  • ¥5.00 /50
  • 原价: ¥50.00
  • 浏览:
  • 375
  • 编码: 8409
  • 是否确诊: 几乎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基本信息

男,13岁

简要病史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约2小时骑车时发生事故(具体受伤情况不详),致头面部出血伴左眼睑肿胀,伴鼻腔出血,伴全身多处疼痛,由“120”急救送至我院,急诊查头颅+眼眶+左肘关节+成像CT示: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伴少许积气。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额骨左侧部、左侧蝶骨骨折,累及左侧额窦,伴额窦内积血。双侧额部、顶枕部头皮血肿。左眼眶顶壁、外侧壁、底壁及右眼眶底壁多发骨折,左眼眶内少许积气,眶周软组织肿胀,积气。双侧上颌窦窦壁多发骨折,伴窦腔积血。左肘关节未见明显骨折。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以“头部的损伤”收入院。
自受伤以来,患者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影像表现

CT表现:

额骨左侧部、左侧蝶骨骨质不连续,断端错位,累及左侧额窦壁。脑实质结构清晰,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形态大小正常,脑沟及脑池无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双侧额顶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片状液体密度影,局部密度增高。扫描左侧上颌窦内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

1.双侧额顶部帽状腱膜下血肿(亚急性期),较2025-05-25片范围稍增大,局部密度降低;额骨左侧部、左侧蝶骨骨折,累及左侧额窦窦壁,额窦内积血较前基本吸收。
2.左侧上颌窦密度增高影较前减少。
3.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较前基本吸收好转。


最终诊断

双侧额顶部帽状腱膜下血肿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

头皮血肿多数由头部外伤导致血液积聚并被包裹于头皮内形成肿块所致。了解头皮血肿,应先了解头皮的结构。

头皮的结构比较特殊,按层次依次可细分为5层:皮肤、皮下组织层、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以及颅骨骨膜层。按血肿出现于头皮内的具体层次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3种。

image.png

皮下血肿(Subcutaneous hematoma):也称头皮下浅筋膜血肿,血肿范围位于皮下,血肿周围软组织肿胀,一般较硬,局部按压有凹陷感。

帽状腱膜下血肿(Subgaleal hematoma):血肿弥散于帽状腱膜下层,周围组织疏松,出血可迅速扩散,有的可使整个头部明显变形,常见于外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新生儿与产伤相关(器械助产真空吸引分娩)。有明显的波动感,但疼痛感较轻。

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 hematoma):多因颅骨发生变性或骨折所致,血肿范围常不超过颅缝,1%的新生儿可发生常与产伤相关

帽状腱膜是一层厚而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前连额肌、后接枕肌,两侧逐渐变薄并移行于颞浅筋膜,向外贯穿于浅筋膜内的纤维小隔,并与头部皮肤紧密相连,向内与颅骨外板的骨膜之间为一很窄的薄层蜂窝组织间隙,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网

帽状腱膜下间隙为疏松的结缔组织, 向前延伸至眶嵴,侧向延伸至颞筋膜,外伤致帽状腱膜下血管破裂出血,由于存在着间隙,出血范围常很大,可蔓延至整个颅顶部,形成紧贴颅骨外板的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结构,并常跨越颅缝,占据2块颅骨的范围。

屏幕截图 2025-07-24 233148.png

治疗:

事实上未经处理的部分头皮血肿形成血肿骨化硬块 ,不仅影响头颅外观 ,且该部位颅骨的血液供应因骨膜被剥离和长期受血肿压迫 ,其下面的正常颅骨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对骨化血肿是否均需手术治疗存 在争议 。有学者认为 随着颅骨的生长 ,骨化血肿最终 能吸收重新塑形 ,头颅外形不受影响 ,主张采取保守 治疗 。但也有学者主张早期矫正头颅外形的不对称。国外也有报道骨化 血肿阻碍矢状缝生长而继发舟状颅畸形。

临床上绝大部分的血肿能自行吸收,但较大的血肿吸收较慢,小部分可能发生纤维化、骨化硬块,尤其是小儿,会影响颅骨外形甚至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影响生命体征等,因此,对于较大面积的头皮血肿尤其是帽状腱膜下血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临床进展情况,给出合理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Ting C F, Lam J, Anastas C. Subgaleal haematoma as a cause of periorbital necrotising fasciitis: a case report. 0rbit, 2020, 39(2):143-146.

2.Tan KL.Cephalhematoma『J].J Obstet Gynaecol,1970,10:101—106.

3.Petersen JD,Beeker DB,Fundakowski CE,et a1.A novel management 

for calcifying cephalohematoma[J].Plast Reconstr Surg,2004,1 1 3(5):

1404-1409.

4.Chung HY,Chung JY,Lee DG.Surgical treatment of ossified cephalhematoma[J】.J Craniofac Surg,2004,1 5(5):774—779.  

5.Martinez Lage JF,Esteban JA,Martinez Perez M,et a1.Cra—niostenosis secondary to calcified subperiosteal hematoma:case report[J].

Neurosurgery,1984,l5(5):703-704.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