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痛性眼肌麻痹
分享病例

长沙市中医医院 陆喜红

  • 现价:
  • ¥5.00 /
  • 原价: ¥50.00
  • 浏览:
  • 1548
  • 编码: 8077
  • 是否确诊: 诊断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基本信息

女,63岁

简要病史

主诉:反复头痛、左眼视力下降半年,加重20天入院。

查体:左侧眼球外突,左眼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2.5mm,右侧3.5mm,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瞳孔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左眼睑下垂,左眼上视,外展,下视均受限,左眼角膜反射减弱,未见眼球震颤。

既往史:体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类风湿因子检查(-)。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影像表现

头部MRI平扫+增强:左侧海绵窦增大,左眶尖脂肪垫消失,左侧眼外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等)增粗,呈等T1、等T2信号,轻度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后,左侧海绵窦、眶尖、眼外肌箭条带状明显均匀强化灶。


最终诊断

痛性眼肌麻痹,激素治疗后有效。

病例讨论

  

38c8648bbb5df8b61d6f820220a8c8f.jpg


1929fde13ca9d20310b96628b04c019.jpg

     痛 性 眼 肌 麻 痹 综 合 征 又 称 Tolosa- H unt 综 合 征(THS),是 由 海 绵 窦、眶 上 裂或眶尖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引起的一种少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率约 0.0001%。该病在临床中较少见。

       颅神经麻痹可出现在头痛同时或痛后2周,多为同侧颅神经受损,偶尔可累及对侧;

多数患者为第III~VI颅神经同时受累,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反射消失,部分患者表现为部分颅神经受累。

       部分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眼球震颤、突眼、结膜充血、眼底静脉扩张等症状。海绵窦炎症引起的眼静脉回流障碍可引起眶内淤血,导致如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及眼睑水肿等症状,但较少见。 

       诊断标准:

A. 符合标准C的单侧眼眶或眶周疼痛。

B.以下两项:(1)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内肉芽肿性炎症,经MRI或活检证实;(2)一条或多条同侧III、IV和/或VI颅神经麻痹。

C.由以下两项证明的因果关系证据:(1)头痛与肉芽肿性炎症同侧;(2)III、IV和/或VI颅神经麻痹与头痛同时发生,或于头痛后2周内出现。

D.必须先排除ICHD-3中其他疾病(排除性诊断)。

                    最新第3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3)

       影像表现:

MRI为首选,是目前诊断TSH最常用的检查。

MRI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大、两侧海绵窦不对称;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海绵窦周围间隙变窄或消失,在冠状位SET1WI上显示最清楚;轴位T2WI及MRA能较好地显示颈内动脉的改变,可表现为移位、管腔变窄等;

病变范围多累及一侧海绵窦、眶尖、邻近硬脑膜,少数患者局限于一侧海绵窦或眶尖,邻近桥前池、中颅窝硬脑膜常常受累、明显增厚。

增强扫描患侧海绵窦及眶尖的病变明显强化,受累硬脑膜亦明显强化,呈条带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眼外肌增粗、明显强化。

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通常病灶在1-2月内明显缩小,且增强MR显示病灶强化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低。

鉴别诊断:

dc0b3ee2517613798da1b255fa2cdc6.jpg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