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甜蜜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毛霉菌病

郑圣树

发布于4小时前

诊断确定
¥5.00/  50¥50.00 开通神级免费看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1岁。

简要病史

  患者于6天前始因鼻塞、流涕在当地诊所治疗3天(具体用药不详),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肌肉酸痛等不适,于3天前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感乏力,口渴、多尿,未作特殊处理在家休养,于昨日夜间始上述症状加重,今晨出现意识不清,精神极差,四肢乏力,遂来我院就诊,入抢救室时患者昏睡状,呼吸急促,心律快,查电脑血糖20.7mmol/L,血气分析示:PH 6.86,PCO2 11mmHg,PO2 181mmHg,NA+ 122mmol/L,K+ 5.1mmol/L,LAC 1.9mmol/L,GLU 27.8mmol/L。

影像资料
1/10
影像表现

右上肺后段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见部分晕征及反晕征,左肺散在小斑片状高密度影,5天复查显示右肺病灶范围明显扩大,且病灶中央部分呈空洞影、其内见多发网格样阴影(菌丝征),外周部分密度较高,亦呈“反晕征”改变,另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稍甚。增强扫描病灶偏外周高密度影有所强化,部分肺血管分支局部显示不清。影像诊断为肺毛霉菌病可能性大,侵犯部分肺血管,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最终诊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毛霉菌病。

696e87d8fdd01408744d625eb2bc521.png

痰培养:48小时见真菌生长(疑似根霉菌属)。

病例讨论

   毛霉菌病是指由毛霉菌目引起的一组真菌感染,可累及多个 器官(包括皮肤、鼻窦、眼眶、颅脑、肺和消化道),毛霉菌目包括根霉菌、毛霉菌、小克银汉霉属等。毛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毛霉菌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或缺陷患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器官或干细胞移植者等,在我国糖尿病是毛霉菌病的最主要病因。有研究证明高血糖和酸中毒会损害吞噬细胞通过氧化和非氧化机制向生物体移动和杀死生物体的能力,同时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清PH值下降,血清铁水平升高,可能为在酸中毒 时结合蛋白释放铁导致血清中的游离铁增多,而毛霉菌目可以利用血清中游离铁生长,故在酸性和高血糖状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下可促进毛霉菌的生长致免疫力低下或缺陷患者发病。 

   肺毛霉菌病是免疫力低下或缺陷患者吸入毛霉菌孢子,通过呼吸道侵犯肺部所致,肺毛霉菌病损伤过程为气道侵犯-定值肺泡-不同程度肺部损伤:渗出、实变,结节或肿块形成,坏死物经支气管排除形成空洞。肺毛霉菌病为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好发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常急性发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偶有咯血。

   肺毛霉菌病的CT表现随着病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影像改变,基本包含了肺部的所有基本征象。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 (EORTC)/真菌研究组教育与研究共同体(MSGERC)2021年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和毛霉菌病的影像学指南中指出对侵袭性真菌病有诊断价值或典型影像表现为:结节、肿块、节段性或亚节段性肺实变、肺不张、磨玻璃影、树芽征、空洞,胸腔积液,晕征、反晕征、低密度征和空气新月征。本例在第一次复查CT表现为病变明显进展,病灶内出现空洞、且空洞内见网格样改变,提示有菌丝。在肺毛霉菌病中晕征的病理基础是肺泡出血包绕肺梗死区,而肺梗死为毛霉菌侵犯血管导致坏死性血管炎、菌栓形成。晕征往往提示毛霉菌的早期改变,在早期发现晕征并开始抗真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反晕征最开始见于描述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表现,CT表现为中心呈磨玻璃样密度,周围环绕稍高密度实变影,其病理基础是中心的肺梗死,周围肺组织实变或机化。 而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肺毛霉菌病相对于其他疾病更易出现反晕征,是肺毛霉菌的最重要征象,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在本例中发现反晕征的范围较大,反晕征直径均大于5cm,可能是肺毛霉菌病广泛侵犯支气管、血管致渗出、梗死,在后期的CT复查也发现肺毛霉菌病也可从单发致双肺发病,也表明了毛霉菌病的侵袭性。空气新月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空洞壁下“新月形”低密度气体影,病理基础为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形成的含气腔隙,相对于肺曲霉菌病的形成的空气新月征,曲菌球位置可以随体位改变,而曾永锋等认为毛霉菌的空气新月征位置相对固定。除了肺内的影像表现,本例发现肺毛霉菌病合并肺外侵犯,常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或心包积液,少量腹水等,其原因为肺毛霉菌的侵袭性特点。

0dce34817f1bb15057c286c40a40690.png

1e48aee0fd1ec458dfcd027ecc3bb74.png

实变、结节、肿块(上中肺为主,外围分布多见)结节:边界清楚的圆形病灶最常见。

实变:地图状目边缘不清,相对于细菌性肺炎,含气支气管征少见。

8ff5958a0ddbd17faf9b687358f8004.png

发展模式:实变加晕征--结节/肿块周围晕征--反晕征--空洞形成--干净空洞,晕征为早期表现,反晕征是重要征象,病灶多数较大。

42191ccca144fddc10749074d089df4.png

image.png增强扫描:大部分无强化,大中肺动脉截断或长条血栓(菌丝)。

洞内菌球征/菌丝征:表现为空洞内球形灶或网格样混杂影。

肺毛霉菌病可侵犯肺静脉、叶间裂、纵隔、胸壁、支气管紧邻胸膜腔积液。

   鉴别诊断:

1、侵袭性肺曲霉病:发生于严重免疫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小叶为中心多发结节或肺实变灶内空气半月征。肺侵袭性曲菌病空气半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毛霉菌病,但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毛霉菌。

2、肺奴卡菌病:本病亦发生于免疫功能不全患者。胸部表现为肺内斑片或结节病灶内易出现空洞。本病常并发脑部脓肿,臀背部脓肿偶可出现。

3、肺结核: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为主,渗出、空洞、增殖、纤维、钙化,支气管扩张等多形性病灶为特征。

参考文献

牟俊, 刘江勇, 王骋等. 肺毛霉菌病CT表现(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 21(11):67-69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7928

校对:杨卢粉

阅读:196

文章已于2025-05-19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