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颅内结核性肉芽肿

常志强

发布于2天前

诊断确定
¥5.00/  50¥50.00
基本信息

女,21岁

简要病史

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癫痫发作,发作时嘴角抽动,意识丧失,持续数秒后缓解。


影像资料
1/10
影像表现

MRI示:右侧额顶叶交界可见不规则T2WI低信号灶,T1WI呈等信号,DWI呈稍高信号,ADC信号减低,周围可见大片状水肿灶,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呈“簇状”分布。

CT:病灶呈稍高密度灶,其内可见散在钙化灶。

最终诊断

送检活检组织标本,全部取材。镜下可见凝固性坏死,周围淋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聚集,偶见多核巨细胞,符合结核形态,建议进一步检查。

免疫组化结果:GFAP(脑组织+),Olig-2(脑组织+),CD3(散在+),CD20(灶+),CD68(+),Ki-67(偶+),TB(-)。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

颅内结核:

好发于儿童及免疫缺陷患者;约 5%~10% 结核患者和 20% 的 HIV 相关结核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例过程:渗出性炎症 → 增殖性病变 → 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增生。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培养出结核杆菌,但时间长、所需脑脊液量大;脑脊液抗酸染色,阳性率仅10%。

影像学表现:常位于血供丰富的皮层,呈结节或分叶状,病灶由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的中心组成;

CT:脑结核肉芽肿平扫为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的结节,部分结节内有钙化。周围有轻度水肿,有占位效应。

MR:T1WI中心为低信号、肉芽肿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周围可见水肿区;T2WI上干酪样坏死未液化表现为低信号,肉芽肿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肉芽肿呈明显强化。干酪样坏死在DWI上为低信号,当合并结核脓肿时为高信号。

病例展示:F 15Y,头痛 10 余天 。

图片

M 64Y,头痛、发热 4 天 。

图片


参考文献

[1]. 孟亚丰, 李坤成, 张念察. 颅内结核瘤的 MRI 诊断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33(010):680.

[2]. 过丽芳, 吕岩, 周新华, 等. 颅内结核的 MRI 特点及抗结核治疗动态分析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4(3):5.

[3].  孔忠顺, 卜建玲, 杜亚东, 等. 53 例颅内结核瘤的临床分析 [J]. 中国防痨杂志, 2005.[4]. 邢小微.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 [D].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2.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7546

校对:陆喜红

阅读:1173

文章已于2025-05-1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