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18岁。
上腹痛2天。
CT表现:脾脏位于右上腹部,多个副脾;水平肝;胃泡位于右上腹、胃窦部位于左腹部;胰腺体尾部缺如,下腔静脉肝段未见显示,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左侧;综合考虑多脾综合征。
多脾综合征。
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PS)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脾脏发育异常,常伴有多个内脏畸形和心血管畸形的综合病征。发病机制与胚胎发育、遗传和致畸因子相关,属于先天性的发育异常。 在胚胎发育的第 5-7 周,是房间隔、圆锥动脉干及房室瓣发育、分隔及旋转阶段,同时也是脾发育、胃肠道自脐管回纳到腹腔进行旋转的过程,此阶段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这三大器官异常 ,因此大部分多脾综合征的患者常合并腹部内脏器官、心血管及肺部的发育异常,部分患者也可以伴有肿瘤。
临床表现
①可以表现为无症状,多因为其他病因或体检,在检查时偶然发现。
②一部分表现为内脏器官、心血管等不同部位发育异常导致的不同症状,例如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咳嗽、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肝段闭塞导致的下肢肿胀等症状。
③发生死亡的多是由于伴有严重的心血管、内脏器官发育异常,这类患者多在婴幼儿时期就发生死亡。
影像表现
①多个脾脏结节:2-16 个,没有主脾,结节大小不等,多呈圆形,密度与增强上同正常脾脏一致。
②心脏异常: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心脏流出道梗阻、心脏位置异常。
③ 内脏发育异常
肝脏异常:水平肝(指肝门在脊柱前方,肝脏左右叶体积相似或左叶较右叶大);左位肝(肝脏的左右叶反位,肝脏位于腹腔左侧)。
胆囊异常:胆囊缺如、中位或左位。
胰腺异常:短胰、环状胰腺、胰腺反位。
胃肠道异常:右位胃、十二指肠水平段未穿过肠系膜上动脉下方、肠系膜上动静脉互换反位、肠旋转不良。
肺发育异常:对称性左肺(两侧肺叶均由斜裂分割成上、下叶)。
④ 血管异常 下腔静脉异常最多见(下腔静脉肝段缺如伴奇静脉/半奇静脉延续、扩张,汇入上腔静脉)。
⑤ 合并恶性肿瘤,比较少见(合并胰腺癌、胆管细胞癌、宫颈癌)。
鉴别诊断
① 单纯内脏反位:仅表现为胸腔、腹腔部分或全部器官的左右位置颠倒,多不伴有内脏、心脏的发育异常,不伴有多个脾脏结节。
② 副脾:结节数目不多,体积较小,同时有正常脾脏,结节多位于正常脾脏周围。
③ 无脾综合征:先天性脾脏缺如或仅有少量脾脏残迹;合并心血管畸形更严重;中位肝多见;两侧肺叶均为 3 叶;下腔静脉与主动脉同侧,而下腔静脉肝段缺如伴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延续少见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6542
校对:王宇军
阅读:478
文章已于2025-08-2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