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原发胸膜-肺滑膜肉瘤

张明辉

发布于2024-08-03 23:06

诊断确定
免费
简要病史

患者:女,41岁。

主诉:查体发现肺占位性病变1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天健康查体时行双肺CT示:右肺占位性病变,自诉无发热,偶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肩背痛,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无乏力、盗汗,无声音嘶哑,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嗳气,无腹痛、腹胀,无腹泻、便秘,无黑便,无意识障碍;未行特殊治疗,现为进一步诊疗,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既往``剖宫产′′手术史2次及腹部纤维瘤手术,术后恢复可。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脑梗死病史。否认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否认胆结石病史。否认胆囊炎病史。否认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手术史同前,否认输血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肺部CT表现:右侧胸腔见一较大肿块影,病变大小约为71*54mm,边缘光滑锐利,病变与右侧胸膜及右侧叶间胸膜宽基底相连,可见胸膜尾征改变,病变内密度不均,可见多发片状坏死区。增强扫描病变内可见迂曲的血管影,病变呈不均匀渐进中等强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邻近肺组织受推压,病变局部突破右侧膈胸膜与邻近肝脏分界不清,纵隔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无明显积液。

病理结果:滑膜肉瘤。

肉眼所见:右侧胸腔肿物:灰红碎组织一堆,合计V10x8x3cm,表面灰白灰红质脆细腻。另见肺组织一块,V6x4x2.7cm,上附钢钉长6cm,下附一囊腔,囊壁厚0.2-0.4cm,内壁略粗糙。冰冻1-2号。

病理诊断:(右侧胸腔肿物)肉瘤,滑膜肉瘤不能除外,建议上级医院会诊并分子检测协助诊断。

免疫组化结果:CK(少量+),EMA(灶状弱+),STAT6(-),CD34(部分+),CD99(弱+),Bcl-2(部分+),CD10(灶+),B-catenin(膜+),Ki67-MIB1(约50%),SMA(-),S-100(-),WT-1(-),H-caldesmon(-)。

202421461_149.jpg

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非常强的的软组织肉瘤,约占全身所有软组织肉瘤的2.5%~10.0%。 滑膜肉瘤并不是起源于滑膜组织,而是起源于能向上皮和间叶组织双向分化的多能间质组织。滑膜肉瘤主要发生在四肢关节的相邻部位。尤其是膝关节周围,仅10%发生于与滑膜组织无关的其它解剖部位,如头颈部、纵隔、肺、胸膜和胸壁等。原发性胸膜一肺滑膜肉瘤 (primary pleuro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PPSS) 发病率低,仅占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0.5%,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好发年龄约15~40岁,无男女性别差异,双侧胸腔发病无明显差异,平均年龄为35 岁。

病理特征:

滑膜肉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间充质和上皮组织的双向分化,滑膜肉瘤可以分为3种亚型:单相型(最常见的亚型)、双相型和低分化型。其中单相型是最常见的亚型,由束状交错排列或弥漫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 胞浆轻度嗜碱性,细胞境界不清楚。双相分化型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成分构成,二者比例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滑膜肉瘤免疫组化 CK、EMA、BCL-2、 CD99、Vimentin、TLE1、Ki-67 呈阳性,而 S-100、CD34、Desmin 等呈阴性。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TLE-1的表达是滑膜肉瘤敏感而特异的标志物;滑膜肉瘤的特征是约95%肿瘤存在SSl8(SYT)和SSxl、SSx2或 ssx4的t(x;18)(pll;q11)易位。ssl8-ssx基因融合为滑膜肉瘤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标记物。

影像表现:

1.恶性程度高,生长较快、易血行转移,病变多体积巨大,肿瘤直径大多>5cm;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不均匀,边缘清晰,无毛刺和胸膜凹陷征,病变较大者常累及胸膜、与胸膜分界不清,有的病灶直接与胸膜以宽基底相连,很难判断其来源,所以以胸膜一肺滑膜肉瘤来命名。

2.增强后病灶不均强化,常可见外围边缘强化的薄壁假包膜,内可见液化无强化区,提示病灶内坏死或出血,多系肿瘤生长迅速,中央区域血供不足引起,部分病变内并见可钙化及血管影。

3.大多可伴有同侧胸腔积液,为肿瘤侵犯邻近胸膜引起。部分肿瘤可出现不明原因血胸。病灶晚期可通过血行转移发生肺内或远处 转移,一般不会有淋巴结转移。

4.病灶一般不累及邻近的骨,可有钙化,少有骨质破坏和胸壁肌肉组织浸润。

5.MR成像T1加权肿瘤信号与肌肉类似或略高于肌肉,T2加权典型特征为肿瘤呈明显的异质性,有学者将其描述为三重征,即肿瘤表现为固体细胞成分的中间信号、出血或坏死的高信号以及以钙化、纤维化胶原蛋白化区域的低信号三重信号交叉的混杂信号,其发生率约35%~57%。

鉴别诊断:

1. 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主要发生于 50~70岁中老年人群,一般可伴有低血糖及肥厚性骨关节炎副肿瘤综合征。影像上增强扫描时呈“地图样改变”,肿块内可见迂曲杂乱的血管影,多期扫描呈不均匀延迟强化可与滑膜肉瘤鉴别。

2. 与肺癌鉴别:肺癌为肺内最常见恶性肿瘤,常见征象较多,如分叶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空洞等,一般多伴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肺内转移。而肺滑膜肉瘤则为孤立性巨大肿块占位, 不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3. 与胸膜间皮瘤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多见于老年患者,生长缓慢,最常起源于肋膈角附近的壁层胸膜,常侵犯相邻结构(脏层胸膜、心包膜、纵隔和膈肌等).临床潜伏期为30~40年。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胸膜增厚或多发性胸膜结节,缺乏假包膜或包膜。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约为12个月。石棉暴露史或对侧胸膜斑块的存在有助于间皮瘤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姚建莉,周鹏,任静等.胸膜-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37-39.DOI:10.3969/j.issn.1672-5131.2017.10.01   

[2]李思平,刘丽平,周荣.原发性胸膜滑膜肉瘤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23,28(9):1453-1456.DOI:10.3969/j.issn.1009-6663.2023.09.033.

[3]徐雪,胡春峰,王刚等.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CT表现[J].放射学实,2019,34(4):432-435.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9.04.013.

[4]朱珍,杨文刚,梁宗辉.胸膜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24,33(2):154-157.DOI:10.3969/j.issn.1005-8001.2024.02.013.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6172

校对:杨卢粉

阅读:2155

文章已于2024-08-0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