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男,47岁。
主诉:2年前发现左肩部原手术区逐渐隆起,现约拇指大小,今为进一步治疗而来诊,近期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左侧肩背部皮下见一卵圆形低密度影,约23×15mm,边缘较清晰,其内密度较均匀,邻近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邻近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影。影像诊断为皮脂腺囊肿可能。
病理诊断:左肩包块呈灰白结节状组织一枚,大小1.8cm×1.7cm×0.8cm。切开呈囊性,直径1.6cm,内含灰白豆渣样物。基底细胞、棘细胞显著增生,角囊肿形成,黑色素形成明显,乳头状结构,表面角化过度。下界与表皮平直。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增生形成相互连接成网状上皮条索。形成细胞索伸入真皮内相互交织连接呈网状或腺样。诊断为(左肩)表皮样囊肿。
概述:表皮样囊肿又名角质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该病多发于青壮年,是一种良性肿瘤,罕有恶变,以颈、背、臀部及阴囊多见,多为单发,位置表浅,常紧贴皮下;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结节,有弹性,有完整包膜,无自觉症状,其壁由表皮构成,内容主要为角化物,可合并感染而形成脓肿,感染后囊肿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偶可因外伤、摩擦引起。
影像特点
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
1)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值约0-15HU,边缘清楚。
2)CT表现分为两类:①扁平型,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见缝就钻。②团块型,圆形,有明显的壁,与皮肤分界清楚,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0~15HU。皮下表皮样囊肿多表现为团块型。
3)肿瘤可有钙化,但不常见,多位于囊壁上,亦可在囊内。
4)增强扫描时病灶不强化,偶见边缘轻度弧形增强。
表皮样囊肿的MR表现:
1)T1加权绝大部分为均匀的低信号,少数由于瘤体内含液态胆固醇或出血而呈高信号影;T2加权呈明显的、均匀一致的高信号影,高于脑脊液信号。
2)肿瘤包膜于T1加权呈中等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影。
3)增强扫描无强化。
鉴别诊断: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 是错构瘤的一种, 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所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常位于皮下,偶见于粘膜下或体内器官。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5181
校对:李文文
阅读:615
文章已于2024-04-2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