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肺脓肿

张明辉

发布于2024-03-10 19:40

免费
简要病史

    患者,男,32岁

    主诉:发热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9.0℃左右,伴有寒战,咳嗽咳痰,痰为黄色脓臭痰,痰量多,伴左侧胸痛,持续性,咳嗽时加重,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呕血、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无肢体活动及意识障碍,发病后反复就诊于当地诊所治疗,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体温下降至症状,咳嗽、咳痰症状不缓解。

    既往史:素健康状况较差。自幼“癫痫”病史,目前口服丙戊酸钠片0.4g bid治疗,现有智力低下。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否认胆结石病史。否认胆囊炎病史。否认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按规定。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18.02 (10^9/L) , 血小板 370 (10^9/L),  中性粒细胞 15.17 (10^9/L), 单核细胞 0.99 (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00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84.2 %, 淋巴细胞比率 10.0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0.0 % , C-反应蛋白 81.9 mg/L。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左肺下叶背段见一较大洞影,空洞壁较均匀,空洞内可见分隔,空洞内可见液气平面影,病变边缘模糊,邻近胸膜较明显增厚,空洞周围见多发斑片样影。增强扫描空洞壁可见较均匀渐进强化,右肺另见多发斑片影。纵隔见多发增大淋巴结。

 病案结果:临床诊断为肺脓肿,抗炎治疗后明显好转。


       肺脓肿以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为主要症状,右肺多于左肺,右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为肺脓肿好发部位。主要是带有化脓性细菌的分泌物或异物进入支气管后,通常坠入终末的支气管或呼吸性支气管,化脓性细菌在终末支气管内生长和繁殖,造成炎性改变和坏死,然后坏死的物质开始液化并穿破支气管进入肺实质,引起肺组织坏死及反应性渗出,若坏死区与支气管相通,则坏死液化物可排出,有空气进入内形成空洞,空洞壁的厚度对诊断很有价值,急性肺脓肿多发为薄壁空洞,慢性肺脓肿多发厚壁空洞。按病程及病变演变的不同可分为三型:①吸入性,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化脓性细菌经呼吸道吸 入至远侧支气管而发病。②血源性,常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脓毒血症,病变常为多发性。③附近器官直接蔓延,如由胸壁 感染、膈下脓肿或肝脓肿直接蔓延累及肺部。

    影像学表现:早期受累之肺段呈片状密度增高影,其边缘呈弧形外突,当脓腔形成后,于病变区出现密度减低区,逐渐形成明显的空洞影像,早期其内壁可不规则,其中可见液平面。慢性常表现有范围较广的炎性浸润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典型的胸膜增厚粘连,局部血管存在扭曲及增粗的现象,患者边缘产生粗长索条影,属于细胞增生的过程。

    鉴别诊断:

    1.结核性肺空洞:也多在上叶尖段,但急性期多无急性炎症症状,空洞呈圆 形,壁薄,周围有卫星灶,并常可见引流支气管,而肺脓肿没有, 结核性空洞多无液平面,同侧或对侧常伴有新旧不一的结核灶。

    2.周围型肺癌:肺瘤内的空洞可为多发小空洞或单发较大空洞, 空洞多为厚壁偏心性,但常厚薄不均,内缘凹凸不平,有的形成结节,空洞内可有液平,但少见,空洞外缘呈分叶状。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4731

校对:陆喜红

阅读:1068

文章已于2024-03-12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