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女性,33岁
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20天伴下腹部疼痛1天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子宫及左侧附件左后方卵圆形低密度区,其内密度较均匀,呈水样密度影,其前方团片状左侧附件组织呈抱球样改变,磁共振显示病灶T1低信号T2高信号、均匀,且其前方附件区呈高低混杂密度影聚集,影像诊断为左侧附件区囊肿并蒂扭转可能。
病理及临床结果:(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蒂扭转。
输卵管长8.5cm,直径0.5-1.2cm,带伞端,距伞端1.5cm处见一囊,直径2cm,临床已剪开,内容物已流失。囊内外壁光滑,壁厚0.1。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囊内衬1-2层立方上皮,细胞温和无异型。
手术记录:手术过程:取头低仰卧位,留置导尿接床边袋,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腹部术野、外阴、阴道、铺巾,取脐孔上缘为第一穿刺孔,切开皮肤1㎝,气腹针气腹形成,1㎝套管针穿刺成功,拔出枕芯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取右下腹在麦氏点及左下腹反麦氏点对应处为第二、第三穿刺孔,0.5㎝套管针穿刺成功,另取左下腹部为第四穿刺孔,1㎝套管针穿刺成功。探查见:见盆腔积血,子宫前位,子宫常大,右附件未见异常,左卵巢未见异常,左侧输卵管增粗,扭转3圈,其系膜见一囊肿大小约5*4cm,在扭转蒂部双重结扎,自扭转蒂部钳夹,用双极与剪刀相结合行切除术,蒂部用双极电凝检查创面无出血,然后用温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查无渗血后,清点器械、纱布,无误,拔除套管,放出腹腔内残余气体。脐部切口及左、右两侧腹部切口,用4号丝线缝合。手术进展顺利、麻醉满意,术中血压平稳,出血约10mL,尿管通畅,色淡黄量约150ml,术中输液量约700ml,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病房。术后将切除组织给家属看后送病检。
病理基础与临床特征
输卵管系膜囊肿是根据发病部位而命名的,主要包括卵巢冠囊肿、卵巢旁囊肿、阔韧带囊肿或输卵管侧囊肿,生长缓慢,恶性变少见。起源上被认为是中肾管、间皮管或旁肾管的残余结构组织,而中肾管组织又是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主要来源。多为单房,输卵管系膜菲薄、管腔较细,当囊肿直径>5 cm时,受重力影响可导致系膜根部扭转,且一般发生在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峡部或卵巢固有韧带。供血动脉供血受阻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严重时可引起同侧输卵管和卵巢缺血坏死。
卵巢囊肿主要由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2类组成:单纯性囊肿是单房薄壁囊肿,内呈清亮液体,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衬扁平上皮。功能性囊肿由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组成,其中滤泡囊肿是卵泡发育过程中发生闭锁、卵泡聚集扩张所形成,壁较薄,腔内水样或出血;黄体囊肿是黄体积液过多形成或黄体出血形成血肿,亦为单房薄壁,壁可见纤维化,腔内多数可见血凝块。
输卵管系膜囊肿与卵巢囊肿好发于育龄女性,输卵管系膜囊肿与卵巢囊肿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早期肿瘤较小时无任何症状,多因查体或在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常合并不孕症、盆腔炎、宫血或子宫肌瘤等;疼痛可能是卵巢囊肿扩张出血的结果,常会导致突发、严重的下腹或盆腔疼痛,持续1~3 h,有或无明显肿块,无转移性疼痛,此体征需与阑尾炎鉴别。当囊肿最大径>10 cm时,常因囊肿压迫导致下腹不适或囊肿蒂发生扭转急性腹痛就诊。
输卵管系膜囊肿CT特征
输卵管系膜囊肿CT主要表现为子宫两侧或上后方圆形或类圆形囊性肿物,少数似腊肠样或蛇形囊性影;常以单发薄壁、囊肿为主,边缘光滑,多囊病变少见,增强扫描囊壁局部增厚或多囊病变细线样分隔强化;囊内密度均匀如水样,无强化,当发生感染或出血时,密度可增加。囊肿较大时可压迫腔内脏器及组织移位,囊肿越大,越易发生蒂扭转,且以血管蒂为轴心进行旋转,最直接征象是漩涡征;研究发现,结合MPR诊断囊肿蒂扭转阳性率高达86.67%。有关报道,超声示扭转的血管蒂聚集形成第一环靶环征,供血血管位于靶环中心,第二环为输卵管系膜,第三环为输卵管梗阻积水和水肿结构;当囊肿发生破裂、囊腔内发生出血继而引发腹膜炎,与盆腔组织粘连发生肠道梗阻等时,需行急诊手术。有学者最早研究发现,由于输卵管在子宫阔韧带前后两层之间,发生囊肿时子宫阔韧带前后层被撑开,可观察到阔韧带前层和后层犹如掌中抱球样包裹输卵管系膜囊肿,即呈抱球征, 部分卵巢受压变形呈新月形贴附于囊肿边缘。
卵巢囊肿CT特征:单纯卵巢囊肿最大径一般>5.0 cm,功能性囊肿一般<5.0 cm,多数囊肿为单房薄壁,呈圆形或类圆形,壁厚薄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囊腔内无强化使得病变边界更清晰,如合并新鲜出血可呈高密度,陈旧性出血或感染时囊内密度较单纯囊肿略高。卵巢囊肿扭转时可见囊实性双肿块,由扭转囊肿和瘤蒂组成,囊壁弥漫性增厚,主要是由于水肿、淤血造成。有学者研究发现囊壁增厚这一征象在卵巢肿瘤蒂扭转中占93.33%。
鉴别诊断
① 输卵管系膜囊肿与卵巢囊肿影像学上鉴别困难,多需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当囊肿较小,囊内张力较低时,可见正常的卵巢结构,高度提示为卵巢囊肿。如见抱球征,可增加诊断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信心。②当囊肿较大且合并蒂扭转或囊腔内出血时,易误诊为囊腺瘤,卵巢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2类,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单房、薄壁囊性肿物,体积较大,囊壁光滑,壁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壁可见钙化;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巨大、多房、薄壁囊肿,典型表现为大囊内见子囊,此时诊断较容易。③另外,还需与周围神经囊肿鉴别,后者可经骶前孔向腹侧延伸,与卵巢旁囊肿相似,但可见囊肿与骶前孔相通。
综上所述,输卵管系膜囊肿与卵巢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掌握两者影像特征,尤其是囊内密度增加、抱球征等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4640
校对:李文文
阅读:1162
文章已于2024-03-1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