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子宫内膜癌

郑圣树

发布于2024-01-20 20:54

免费
简要病史

主   诉:女性,60岁,阴道流血伴胸闷,咳嗽2月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经型6-7/25-26天,否认痛经史,月经量中等,颜色暗红,无血块。绝经13年,平素白带无异常,无接触性出血史,无下腹胀痛不适,无恶心,呕吐等;于2014年5月8日开始阴道流血,量多,色红,夹血块,无腹痛,感无力,胸闷,咳嗽,无发烧;于2014年7月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彩超提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回声欠均匀。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宫腔内见椭圆形异常信号影,T1呈低信号,T2中等稍高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内部夹杂散在斑片状更高信号区,ADC呈低信号影,病灶与子宫肌层分界局部欠清晰,增强扫描子宫肌层明显强化,宫腔内病灶呈相对低强化区,使病灶与肌层分界清楚。盆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未见明显盆腔积液。影像诊断提示为宫腔内占位,拟子宫内膜癌。

       病理诊断:1.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侵及子宫肌壁(小于1/2肌壁),脉管未见浸润。2.双侧附件未见癌组织累及。3.慢性宫颈炎。全子宫8cm×5cm×3cm,附双侧附件。左侧输卵管长5.5cm,直径0.5cm;卵巢2.5cm×2.4cm×0.7cm。右侧输卵管长5cm,直径0.4cm;卵巢2.5cm×1.5cm×1.0cm。宫颈尚光滑,直径2.4cm。宫底、宫体内膜肿瘤长4.5cm,厚1.2cm环绕宫腔一周,累及肌壁(小于1/2肌壁),灰白色,表面粗糙颗粒样,质中易碎。肿瘤性上皮柱状复层迂曲融合呈乳头状、腺管状及筛状密集排列,少量纤维间质。瘤细胞核圆异型,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清晰核仁及核分裂象。

Image3.jpg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发生于子宫体内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

  • 多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好发年龄50~59岁,平均55.2岁,发生40岁以下仅占2%~5%。

  • 病因不明,与雌激素高水平有关;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及绝经延迟妇女多发。

     临床与病理

  • 临床主要症状为绝经后无痛性阴道持续或不规则流血,白带增多并血性和脓性分泌物。

  • 晚期肿瘤侵犯神经导致疼痛。

  • 妇检子宫增大,晚期宫旁可扪及不规则结节状肿块。

  • 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分段诊刮和细胞学检查。

 1.弥漫型 病变广泛累及全部或大部内膜,晚期有溃疡及坏死,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向肌层侵犯。

 2.局限型 病变范围较局限,但往往深部肌层侵犯,使子宫体增大或伴坏死感染形成宫壁溃疡。

  组织病理学分为:内膜样腺癌(多见)、浆液性腺癌、鳞状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混合型癌。

  临床分型: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大部分为中、高分化的腺癌,占子宫内膜癌的65%;Ⅱ型:多为低分化肿瘤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ab448edb0e846192c59b252a22390a0b.jpg

     影像学表现(CT)
  • 早期癌肿较难发现,病变局限于内膜时,CT可显示正常。

  • 侵犯肌层时,子宫不对称性增大,表现为宫腔内不规则肿块影,边界不清楚,CT呈低密度。

  • 增强扫描肿瘤组织呈不规则强化。

  • 当发生宫旁浸润时,可见盆腔的脂肪间隙消失;有时可见肿大淋巴结。

     影像学表现(MRI)
  • 子宫内膜弥漫性增厚或形成息肉状、结节状肿块,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略高于子宫肌层),DWI高信号,ADC低信号,病变合并出血时信号混杂。

  • 增强:动脉期、实质期、延迟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呈相对低信号,强化程度低于肌层。

  •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速升平台型或速升缓降型。

  • 肌层浸润表现为T2WI结合带不完整、DCE早期内膜下强化不连续、DCE平衡期肿瘤周围强化局灶性不规则。

  • 宫颈基质浸润表现为宫颈基质T2WI低信号不连续、DCE延迟期宫颈基质强化不连续。

  • 可观察有无宫旁、附件及阴道有无浸润,盆腔肿大淋巴结在DWI序列及冠状位T2WI压脂序列显示最佳。

  • 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明确病变浸润程度、预后评估、治疗复查的重要方法。


   子宫内膜癌-FIGQ分期(I期)

   I A期: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或非侵袭性组织类型侵犯肌层<1/2,无或局灶性LVSI,或预后良好病变

图片

 本例病灶局限于宫腔内膜,且侵犯肌层<1/2,符合子宫内膜癌IA期

  I B期:非侵袭性组织类型肿瘤侵犯肌层>1/2,无或局灶性LVSI

图片

   I C期:侵袭性组织学类型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息肉,或局限于子宫内膜

图片

   子宫内膜癌-FIGQ分期(Ⅱ期)

   Ⅱ期:肿瘤侵犯子宫颈间质但无子宫体外扩散,或广泛LVSI,或侵袭性组织类型肿瘤侵犯子宫肌层

图片

   子宫内膜癌-FIGQ分期(Ⅲ期)
   ⅢA期:肿瘤直接扩散或转移子宫浆膜面和/或附件

图片

   ⅢB期:肿瘤转移或直接蔓延到阴道和/或至宫旁,或盆腔腹膜

图片

   ⅢC期:肿瘤转移至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图片

   子宫内膜癌-FIGQ分期(Ⅳ期)

   Ⅳ期: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粘膜和/或远处转移

图片



   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评估、治疗复查的重要方法 


  讨论部分来自影像说公众号!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4283

校对:李文文

阅读:1301

文章已于2024-01-27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