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Radiology

发布于2023-11-12 15:10

免费
简要病史


M 49Y,解黑便伴乏力、头晕半月余。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CT表现:胰头区见以肿块影,密度均匀,内部见钙化灶,增强明显均匀强化。

病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NET)是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多能干细胞的一类异质性肿瘤,占胰腺肿瘤的3%~7%,NET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6岁,女性稍多于男性,多数呈散发。既往根据细胞来源,NET分为类癌、胰岛细胞瘤和APUD瘤。根据是否导致临床症状PNET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前者包括胰岛素瘤、促胃液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和甲状旁腺素瘤,后者占40%~60%。· 

临床表现· 

    1.胰腺NET(PanNET)通常生长缓慢,其5年、10年、2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3%、17%、10%。手术切除可显著提高生存率(见无功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节)。生长快速的胰腺NECs(PanNECs)患者存活率大多不足一年。 

    2.PanNETs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肿瘤。功能性(症状性)PanNET是指由肿瘤异常分泌激素引起相关临床综合征的肿瘤,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和VIPoma,以及其他不常见的可异常产生5-羟色胺、ACTH、GHRH、PTHrP和CCK的肿瘤。 

    无功能性(无症状性)肿瘤与临床激素过度分泌无关,可能与分泌肽激素和生物物质有关,例如PP、生长抑素和嗜铬粒蛋白,但分泌水平较低,不会引起症状非功能性肿瘤形成较大的肿瘤时,可侵袭邻近器官或发生转移。直径小于5毫米的肿瘤通常为无功能性肿瘤,称为神经内分泌微腺瘤。过去,功能性

    PanNETs占所有PanNENs的60%-85%,其中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病例的70%),其次是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s)和其他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产生5-HT、ACTH、GHRH、PTHrP和CCK的PanNETs)。最近的数据显示,无功能的PanNET发病率高于功能性的NET,占所有的PanNEN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流行病学

    NEN在胰腺肿瘤中的相对发病率为2%至5%,其发病率约每10万人/年<1例。尸检研究≤5mm肿瘤的发病率较高(见无功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结)。PanNENs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发病广泛,在30-60岁的

    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在过去的40年中,无论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肿瘤,分化良好的PanNENs的发病率一直在稳步上升。危险因素包括癌症家族史、吸烟、饮酒、肥胖和糖尿病。 

    恶性功能性 PETS:更大且不均质,伴有坏死和散在结节样钙化,少出现胰管梗阻,富血供的肿瘤。

    非功能性 PETs:发现时往往较大,坏死、囊变和钙化常见,常压迫或推移周围邻近的组织和血管,而非直接侵犯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由富含糖原的上皮细胞组成, 由无数的含浆液的薄壁小囊肿形成

影像表现

    pNEN不同病理学级别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没有差别,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肿瘤可以发生在胰腺头颈部,也可以位于体尾部,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也没有明显的位置差异;胰腺NEC病灶明显比胰腺NET病灶大,提示胰腺NEC的生长速度更快,生物学行为更差;胰管扩张少见,在高级别肿瘤(NET G3和NEC G3)出现的概率较高,提示肿瘤容易侵犯到主胰管造成胰管堵塞,从而引起远端的胰管扩张。胰管扩张更常见于胰腺导管腺癌,因此胰管扩张可以作为pNEN与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点之一,可以用于乏血供的pNEN与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远端胰腺萎缩较少见,而胰周侵犯、淋巴结转移多数出现在NET G2及更高级别的肿瘤中,肝转移在NET G3中出现的比例最高,但也可以发生在G1级的肿瘤中。

  pNEN的病灶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密度与胰腺密度接近,因此CT平扫容易漏诊。MRI由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在pNEN的检出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正常胰腺在T1WI上显示为高信号,神经内分泌肿瘤显示为低或稍低信号,尤其对于小病灶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肿瘤实性区在DWI上均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提示水分子弥散受限。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在动脉期大多数肿瘤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显著强化,低级别肿瘤(NET G1、NET G2)尤为明显,可能是因为pNEN血窦丰富,但随着病理学级别增高,病灶增强程度逐渐减低,高级别肿瘤(NET G3、NEC G3)强化程度接近或略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也许与肿瘤内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等有关。

  综上所述,pNEN的典型CT和MRI表现为类圆形的实性结节或肿块,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T1WI低或稍低信号,增强后大多数低级别肿瘤呈明显持续强化,高级别肿瘤多数强化程度较低,接近或稍低于周围胰腺。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3588

校对:王宇军

阅读:1608

文章已于2023-11-23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