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46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1月余,1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饥饿时加重。
病案讨论
影像所见:胃贲门区-胃小弯侧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为67mmX33mm,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胃小弯侧可见数个小结节影。肝左叶内可见大小约为27mmX24mm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边缘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造影剂逐渐向中心强化。余同平扫所见。
影像诊断:
1.胃贲门区-胃小弯侧占位性病变,结合平扫+增强,多考虑间叶源性肿瘤;请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分析。
2.胃小弯侧淋巴结显示。
3.肝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1)血管源性病变(2)转移性病变不排除。
病理结果:胃平滑肌瘤。
胃平滑肌瘤在临床较为少见,其起源于胃黏膜下平滑肌,以胃底近贲门为好发位置,容易累及胃食管连接处。肿瘤以腔内生长方式为主,形态各异,发生于胃底-贲门以扁平状为主,发生于胃其他部位以类圆形为主。在非上皮性肿瘤患者中,其仅次于淋巴瘤,居于第二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胃肠道肿瘤中,其发病率为0.5%~3.0%。
CT表现特点:
1.肿块大多<5cm表面光滑或轻度分叶状与周围正常胃壁分界清楚
2.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性渐进性强化,以门脉期及延迟期(60~120s)强化最显著,其强化峰值时间明显迟于胃癌峰值时间(40s)
3.肿瘤强化常>40Hu
4.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常可显示带状征,此征为黏膜下肿瘤的特征性征象,黏膜层表面也可有浅小溃疡形成
5.强化肿块邻近胃壁无改变,肿块向胃外生长可有或无邻近结构压迫,无明显浸润征象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3527
校对:王宇军
阅读:1587
文章已于2023-11-13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