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伴前交叉韧带撕裂

王宇军

发布于2023-10-29 15:58

免费
简要病史

男,45岁,左膝扭伤,疼痛难忍。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MRI表现:1.内侧半月板后角呈桶柄状撕裂,伴有双PCL征,髁间切迹内可见半月板碎片。2.前交叉韧带(ACL)纤维完全断裂,表明完全撕裂。 3.关节积液。4.髌骨处可见局灶性部分软骨缺损,符合Ⅲ级髌骨软化症。

image.png

    

    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裂(bucket-handle tear of the meniscus,BHT)是指半月板后角发生纵行撕裂,经体部向前角延伸,撕裂后的半月板碎片卡压于髁间窝内,形成关节交锁,是一种严重的关节病损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Manco指出半月板桶柄样裂,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半月板后角和或体部不完全断裂并附着于半月板,碎片通过髁间窝向前旋转进入髌下脂肪垫,后角完成“翻转”,位于前角之上。第二种模式是体部及后角桶柄撕裂,并完全脱离半月板,游离的半月板碎片向前翻转以覆盖前角,可移动的体部的碎片向内侧移位,并卡在髁间窝中,移位的碎片类似于桶的柄,而未移位的半月板为桶,故称为桶柄样撕裂。

    MRI 表现

    1.髁间窝碎片征 该征象是诊断 BHT 最基本的征象,因撕裂的半月板碎块可以向关节内任何方向移位 , 而向髁间窝移位最为常见。Wright指出碎块内移虽然对于鉴别BHT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因其也可出现在其他类型的撕裂。研究表明半月板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老年人严重退变性碎裂等都可出现碎块内移,由于这些假阳性存在,即使出现碎块内移征,也应联合其他几种征象。 李云研究表明髁间碎片征诊断 BHT 敏感度较高,特异性高达100%,

    2.前角翻转征(半月板翻转征/双前角征) 上诉 Manco出的BHT 两种模式,当发生第一种模式时,即后角向前翻转,会引起前角的形态异常,包括“半月板翻转征”和“双前角征”。徐永忠、Ruff C 等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半月板翻转征” 是指当发生体部或后角撕裂时,若翻转点靠后,撕裂的后角自裂口止点处向前翻转,则在矢状位前角后侧可见到不规则低信号,称双半月板前角征,矢状面可见两明显的前角:前三角代表正常的前角,后三角代表前移位的碎片。若翻转点靠前,向前翻转的碎片和正常的半月板前角垂直并列于同侧前角,形成前角异常肥大,矢状位可见半月板前角高度≥6mm,同时后角变小,称为“半月板翻转”,此时正常的前角和移位的碎片往往无法区分,有时,前角和移位的半月板碎片可以通过线样高信号进行区分。虽然“半月板翻转”和“双前角”征象几乎总是与髁间半月板移位有关,但是当髁间窝碎片较小时,这两种征象可能是最明显的征象。

    3.双后交叉韧带征 内侧BHT碎片向髁间窝移动受到前交叉韧带阻挡,停留后交叉韧带下方,形成特征性双后交叉韧带征(本例符合)。矢状位上可见看到髁间窝半月板碎片与后交叉韧带位于同一矢状面,类似两根后交叉韧带,该征象几乎只发生在内侧半月板 BHT,不见于外侧半月板,因为外侧半月板和后交叉韧带之间有前交叉韧带阻挡。

    4.双前交叉韧带征 该征象最初由 Bui-Mans Field报道,认为与内侧半月板桶柄样裂“双 PCL”征形成机理相似。半月板内缘碎片向髁间凹移位,受到前交叉韧带的阻碍。停留于前交叉韧带后方,形成“双ACL”征象。有研究表明双前交叉韧带征可以作为诊断外侧半月板桶柄撕裂的特异影像学征象,但“双ACL”征对诊断外侧 BHT敏感性较低,可能是因为外侧半月板大多是放射状撕裂,后角翻转到前角,而不是向髁间窝移位。

    5.空领结征/外周残半月板征 空领结征和外周残半月板征这两种征象的本质是指残存的半月板在矢状位表现为空领结征,在冠状位表现为外周残半月板征。研究表明空领结征是发现BHT简单有效的诊断征象,该征象虽敏感性较高,但其特异性偏低,当半月板发生退变或单纯半月板损伤时均可出现该征象,因此特异性较低。尽管BHT经常累及半月板体部,但也可单独累及某一节段(前角或后角),这在矢状位就不出现空领结征,徐永忠提出了领结残破征概念,高度提示 BHT的发生,但也可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因为任何撕裂单独累及前(后)角或体部都可出

现上述征象,此时,若在冠状位上见到髁间窝碎块征,即可确诊BHT。

    综上所述,髁间窝碎片征、双前交叉征、双后交叉征及半月板翻转征这四种征象为半月板撕裂后碎片移位所致征象,空领结征及外周残半月板征为残存的半月板征象。通过多方位观察认识这几种征象,可以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医师诊断的准确率,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细节。


讨论内容来自程明斌等,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裂的MRI 表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1月 第6卷第21期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3439

校对:王宇军

阅读:1292

文章已于2023-11-0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