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高度囊变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瘤

王宇军

发布于2023-09-02 14:48

免费
简要病史

女,67岁,因“下腹隆起伴疼痛3月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隆起,伴疼痛,为隐痛,可自行缓解。无头晕头痛、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曾至当地卫生院就诊,建议至上级医院治疗。今为求诊治,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盆腔肿物”收住入院。

CA125:143.8(升高)。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MRI表现:腹盆腔内见巨大异常信号影,大小约206*196*76mm,内可见多发分隔,实性成分DWI呈高信号,ADC信号减低,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分隔可见延迟强化。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壁内多发低信号结节,宫颈大小形态及信号正常。子宫直肠窝可见液性信号影,盆壁结构正常,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壁光滑,均匀。腹腔积液。检查结果 腹盆腔巨大囊实性占位,考虑附件来源黏液性囊腺癌可能,请结合临床。 子宫壁内多发低信号结节,考虑肌瘤可能。 腹盆腔积液。

CT表现: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右前叶上段见结节状强化影,大小约9mm*13mm,延迟期强化趋于均匀;肝内血管走行正常,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囊壁光滑,囊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脾脏、胰腺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实质均匀强化,轮廓清晰。双侧肾脏对称,大小及形态正常,未见异常强化密度影;双侧输尿管积水扩张。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未见异常强化密度影。腹腔内见积液影。 腹盆腔内见巨大囊实性占位,大小约12cm*20cm*21cm,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盆腔内膀胱充盈良好,腔壁光滑,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均匀强化。盆腔内见积液影。检查结果 腹盆腔内巨大囊实性占位,考虑卵巢来源黏液性肿瘤,请结合临床。 肝右前叶上段血管瘤。 两侧尿路积水。 腹盆腔积液。

左侧附件组巨检:卵巢大小25x23.5x10cm,切面呈囊实性,实性区大小22x17x4.5cm。灰白灰黄灰褐,部分坏死。 镜示:肿瘤细胞大部分示梭形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部分卵圆形、空泡状细胞。部分细胞密度增加,轻度异型,核分裂相偶见。

免疫组化: Ki-67 热点区(5%+)、P53(-)、ER(-)、PR(+)、P16(+)、CKpan(-)、SMARCA4(-)、Desmin(-)、EMA(-)、CD10(-)、β-Catenin(+)、Inh-α(+)、CR(+)、WT1(+)、CD56(弱+)、CD99(-)。 特殊染色结果:网状纤维(+)。

病理诊断:“左侧”卵巢纤维卵泡膜瘤,部分富于细胞。

卵泡膜瘤(thecoma)是源自卵泡的卵泡膜细胞的肿瘤,占卵巢原发肿瘤的0.5%–1%。典型的卵泡膜瘤患者多发生于绝经后,平均年龄59岁。约50%的患者出现雌激素增高相关的症状,如子宫出血、内膜增厚,约20%的患者伴有子宫内膜腺癌。卵泡膜瘤伴有腹盆腔积液时,常可见CA125升高(本列CA125:143.8升高)。

病理特征

典型的卵泡膜细胞瘤由一致的良性表型的瘤细胞构成。细胞核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淡染、空泡状、富含脂质,每个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核分裂象罕见或缺乏。黄素化的卵泡膜瘤含有黄素细胞,黄素细胞以单个或呈巢状分布于卵泡膜瘤的背景中。

影像表现

卵巢卵泡膜瘤一般在T1WI上呈与肌层等信号。T2WI上与卵巢纤维瘤相比,信号更高,常不均匀,少数可见瘤内囊变,甚至以囊性为主(本例)。很多卵泡膜瘤还可见T2低信号包膜影。肿瘤在DWI上的信号较高而均匀。增强后肿瘤强化较纤维瘤更明显,多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可不均。少数可呈明显强化。与纤维瘤相似,卵泡膜瘤所在侧的卵巢仍可见者并不少见。可伴Meige's征。

(讨论的部分内来自即将出版的中国医学影像联盟影像诊断系列书《腹部影像征象解析》,主编李广明、贾云生等,值得期待!)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2936

校对:王宇军

阅读:1130

文章已于2023-09-0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