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耵聍腺瘤

王宇军

发布于2023-08-16 16:16

免费
简要病史

女,40岁,发现左耳肿物1年余。

患者1年前感觉耳部有异物感在外院发现左耳肿物,无耳鸣耳聋,无听力下降等不适,当时未予治疗。



影像资料
CT骨窗薄扫
T2冠状位
T1WI
T2WI FS
DWI
ADC
T1WI FS
轴位T1+C
冠状位T1+C
轴位T1+C
CT骨窗薄扫   1/165
正在加载...
病例讨论

案例讨论

影像表现:左外耳道前上壁见一软组织占位影,边界尚清,CT未见明显骨质破坏。MRI呈等信号为主,ADC约为1.3,增强后可见渐进性均匀强化,局部向内侧呈条状强化。

影像请断:左外耳道占位,考虑良性非血管源性肿瘤,耵聍腺瘤神经源性肿瘤待排。

病理诊断:左外耳道耵聍腺良性肿瘤,首先考虑耵聍腺瘤。

 

耵聍腺瘤主要位于外耳道(EAC)的外侧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位置。通常基于组织学特征分为三种类型:耵聍腺瘤、多形性耵聍腺瘤和耵聍腺导管囊状乳头状腺瘤。

临床症状

如耳闷、听力下降、面瘫、耳痛、流液及流血症状,其中耳痛常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有关,此时应警惕耵聍腺癌可能。

治疗及预后 一旦确诊为耵聍腺肿瘤,则应手术切除。鉴于耵聍腺瘤易复发,且复发肿瘤存在恶变倾向,因此应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尽量彻底切除肿物。

影像表现:

CT的表现: 外耳道内等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可均匀/不均匀强化。而耵聍腺癌的 HRCT 则与病变程度相关,表现亦较多样化, 如骨质破坏或完整。

MR表现:信号多样,T1WI、T2WI可成等/高信号,但DWI基本少见高信号。强化方式多样:可见边缘强化、均匀、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❶ 外耳道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源自上皮的良性肿瘤,但具有易复发和恶变趋势的特点。Ct可见外耳道内不规则软组织应影,有时可见骨破坏,甚至侵犯中耳,伴发乳突炎等。MR常见表现为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均一强化。

❷ 耳廓和外耳道血管瘤:主要位于耳廓,少见于外耳道;临床症状依据肿瘤的位置、大小而定,肿瘤位于耳廓时,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可出现自发性局部出血。位于外耳道时引起耳闷。

❸ 外耳道骨瘤:成骨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骨性外耳道的任何部位,与骨性外耳道广基底相连。

❹ 其他如、皮脂腺囊肿、脑膜瘤、副神经节瘤等疾病相鉴别。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2810

校对:王宇军

阅读:1776

文章已于2023-09-0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