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56岁。 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8天绝经10年 ,8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不规则 出血 ,遂就诊于***第一人民医院 ,
查B超示: “子宫腺肌症 伴腺肌瘤形成可能 ,EM8.3mm”,HPV阴性,建议手术治疗 ,患 者欲我院就诊 ,故于今日至我院 ,
由门诊拟“绝经后出血”收 住入院。
手术记录:放入电视宫腔镜, 见:颈管圆柱型, 前壁见菜花样赘生物, 宫腔倒梨形, 宫腔前壁见片状赘生物,范围1 .5*1 .0cm,色黄、质脆, 血管丰富,子宫内膜菲薄,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 宫底双宫角形 态正常。 7号取物钳钳夹赘生物根蒂去除赘生物。刮匙轻刮宫腔1 周,刮出宫腔组织约8g。检查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 纱布如数后, 结束宫腔镜手术。术中经过顺利,生命体征平稳, 出血极少,输液750ml, 术毕患者清醒安返病房。
病理诊断: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病案讨论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 为少见的子宫恶性间叶组织源性肿瘤 ,在所有子宫肿瘤中占比不足 1 % 。根据2020年WHO分类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为子宫内膜 间质结节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和未分化子宫肉瘤。
临床表现:异常阴道出血 ,腹痛或腹部肿块 ,但LGESS中多达25%患者无症状
➢35-55岁之间(LGSS多见于年轻的绝经前女性 ,平均年龄40岁; ➢HGSS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平均年龄50岁➢5年生存率: LGSSI期>80% ,HGSSI期50%I期30% ,I- IV期10%➢LGESS:卵巢是子宫外扩散最常见的部位(>1/3) ,临床多见远期复发 ,需长期随访 ,复发部位以盆腔和腹腔多见 ,肺和阴道少见➢HGESS:常在一年内复发
影像表现:根据 ESS的形态学特点、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 影像上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①腔内生长型; ②肌层浸润型; ③肌层肿块型; ④浆膜下型; ⑤宫外型。
• 病灶可呈实性或囊实性,最常见的表现为实性肿块伴囊变和坏死,呈“卵 石征” 改变。肿块边界清晰与否主要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生长方式相关, 尤其肌内浸润型边界模糊, 常累及子宫内膜、结合带, 甚至可以同时突破 浆膜,沿血管蒂或子宫圆韧带、阔韧带呈蚯蚓状向宫外蔓延生长。
CT表现:为增大的子宫,伴高密度的出血/低密度坏死• 部分病灶内可出现线状、弧形状纤维化及钙化灶。
MRI表现:➢MRI:T1WI为低或等信号肿块 , 出血为高信号;➢T2WI可见子宫结合带信号消失或中断, 即肿瘤浸润深度达子宫深肌层, 呈蠕虫状或 结节状稍高信号 。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 内部液化坏死 、囊变或黏液变区呈高信号。 实性成分DWI呈明显高信号, 相应ADC图呈低信号 。坏死 、囊变或黏液变区DWI 及ADC图呈高信号。➢病灶多边界清楚 ,局部可与子宫肌层浸润 、模糊➢ESS增强扫描不均质强化 ,肿瘤实性部分呈渐进性 、持续性强化 ,高于子宫肌层, 病灶内部及周边可见多发纤曲 、螺旋状血管影。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2570
校对:王宇军
阅读:2411
文章已于2023-08-0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