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分享病例

内蒙古五原县人民医院 刘娜

  • 现价:
  • ¥5.00 /50
  • 原价: ¥50.00
  • 浏览:
  • 328
  • 编码: 7851
  • 是否确诊: 几乎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基本信息

患者:男孩,9岁,记忆力减退。


简要病史

主诉:1月前家属发现患儿记忆力差,表现为交待的事情马上忘记,但对已学会的知识仍有记忆,伴眼球异常运动,双眼上翻,皮肤色泽发黑,四肢不协调。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影像表现

双侧枕叶包绕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呈蝶翼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 T2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病变累及胼胝体压部及中脑边缘;DWI病变边缘呈飘带状高信号,ADC未见低信号,双侧脑室形态结构如常,中线结构居中。

最终诊断

双侧枕叶异常信号影,考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请结合临床。

最终诊断: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

2024-9-28日复查:病变较前进展

image.png

病例讨论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 是一 种与性连锁有关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将ALD 分为儿童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青年型和成人型。儿童型者占大多数,常发生于3~10岁男孩。以进展快、可有智力发育迟缓、行为异常、视力及听觉减退、癫痫发作及肾上腺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

一、病理特征:病理上脑皮质厚度正常或稍薄, 严重者皮髓质分界不清,主要病理改变在白质,呈弥漫性白质减少,顶、枕、颞叶等处脑白质内出现对称性髓鞘脱失改变,可有显著胶质增生,病变常累及胼胝体,主要在压部,一般不侵犯皮质下弓状纤维,额叶的髓鞘脱失发生稍晚,且多不对称;髓鞘脱失区可见许多气球样巨噬细胞形成,吞噬脂质,血管周围呈炎性改变,并可出现钙质沉积,有时广泛而显著。

二、临床表现:

多在 5~12 岁发病,可有家族史。病情可在数周内迅速恶化,6 个月至 2 年死亡。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均可为首发症状,病程缓慢进展。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疲劳、运动耐量下降、食欲下 降、体重减轻、血压低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听力障碍、智力减退、行为异常和运动障碍。(一 般而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先出现,然后才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三、影像学表现:

CT平扫:枕顶颞叶交界处、尤其是两侧侧脑室三角区的对称性“蝶翼”状大片状低密度影,可伴有钙化。胼胝体压部常呈横行带状低密度影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蝶翼”样结构。

image.png

MRI 典型特征:蝶翼征,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及枕角旁、顶枕颞叶脑白质对称的大片状长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影,贯穿胼胝体压部两侧病灶相连,呈蝶翼状分布, 伴皮质下 U 形纤维的保留,FLAIR 呈高信号,DWI 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部分病灶边缘花边样、丝带样强化,代表活动性髓鞘脱失区或新发病灶,强化带邻接于病灶边缘正常或接近正常信号的脑白质。动态随访可见病灶随病情进展向四周扩散,主要向前侵犯额叶,而原来强化的区域可不再出现强化,但新发病灶周边强化,边缘火焰状强化,是典型的活动性脱髓鞘“缘”。

image.png

四、鉴别诊断:

  1.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病理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脱髓鞘,皮质下U形纤维未累及,小脑常萎缩,前部白质常严重受累。CT主要表现为脑室中度扩大,脑室周围白质呈低密度影,从前向后进展,增强无强化。MRI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的弥散性融合性长T2信号,典型者呈“豹纹征”。早期弓形纤维正常,晚期常受累,晚期皮质及皮质下萎缩也常见。

image.png

  2.多发性硬化(MS):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程较长,时好时坏、进行性加重,好发于室管膜下区、视神经及脊髓,脑内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且均垂直于侧脑室,

特征性表现为空间-时间的多样性,即多部位发病、新旧病灶并存,增强扫描急性期有强化。

image.png

 五、治疗:本病预后较差,一般患者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3年后死亡。目前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ALD患者应早诊断,并积极干预,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3例的影像学诊断_袁云

2、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学表现_李福亮

3、部分图片来源于公众号,特此感谢!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